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民航業發展戰略目標,向來就不是航空運輸服務某一、兩個環節的事情,也不是某個、或是某幾個企業的事情,而是整個產業鏈條發展戰略定位的事情。這就意味著,思考民航業的發展戰略目標,需要立足于民航產業鏈,從民機制造、到航空運輸承運,再到空中交通服務、航空信息服務、客貨銷售代理服務、機場管理及服務,以及航空培訓與各種后勤服務等環節系統地思考民航業發展的戰略定位與方向問題。
從國外民航業發達國家的戰略管理經驗來看,他們更多會選擇從產業鏈的頂端開始,系統地設計整個產業的戰略目標。譬如美國,2001年11月27日,在恐怖襲擊后僅僅11個星期,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約翰·馬伯格,在對《美國航空航天工業未來》委員會的報告中,就提出了需要在國家機場和航空公司繼續投資,發展二十一世紀全球航空運輸系統的建議,并且明確提出這個系統應該有三個目標,即:(1)在增強國家安全、加強本土防御的同時,使軍事力量在任何時間投放到世界任何地方;(2)增強美國的經濟競爭力;(3)提高所有美國人的生活質量。
無獨有偶,歐盟委員會也早在2001年9月12日通過的《交通白皮書》中提出了自己的發展戰略目標,即:向有限空間的藍天挑戰;重新設計歐洲航空港的運營能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提高航空運輸的安全系數等四個重要方面。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捍衛國防;建立社會與航空監控機構的對話機制;泛歐航空運輸合作;建立一支高水平航空運輸監控隊伍;制定航空運輸環境規章,鼓勵技術研發、創新活動,采取切實措施保護環境;大力發展航空與鐵路聯運業務,尤其是發揮高速鐵路的優勢,鼓勵兩者公平競爭,為歐洲多元化運輸模式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強化技術研發與創新活動力度,認真落實《第六個框架研發計劃》中有關航空領域的大型項目,集中歐洲精英力量攻克技術難題,努力開發新一代運力強、耗能少、污染輕、舒適、安全的民用飛機;創建歐洲航空安全權力機構;加強安全宣傳,保護公民權利等。
然而,回顧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歷史,剖析我國民航業發展現狀,明顯存在著:產業鏈不完整、經濟服務能力不足、國際競爭力較弱、發展的系統性欠缺、整體創新乏力等諸多問題。因此,在我國民航業深化改革、實現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直面這些不足與問題,梳理“十二五”,甚至是更遠時期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定位與戰略目標,調整、甚至是重新界定未來“十三五”,或是更長時期內的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戰略定位與目標。
也就是說,結合我國民航業發展的現狀,借鑒國外民航強國的發展經驗,對我國民航業發展戰略目標的思考,應該包含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1、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尤其是對服務貿易與旅游業發展的支持,優化航空運輸系統,提升航空運輸服務與運行能力,充分發揮航空運輸在國家經濟轉型與產業結構升級中的作用;
2、立足于國防力量的加強,優化國家航空運輸網絡,積極提高我國民航業適航審定水平,支持民用航空器制造業的發展;
3、滿足國家城鎮化建設的新需求,完善機場布局與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改善,改革空管中交通管制管理體制,提高整個民航系統的服務與運行效率,促進支線航空與通用的發展。
4、改善我國民航業監管環境與基礎理念,完善行業監管機制與法規體系,立足系統發展觀,在保持持續安全的同時,強化成本效益分析與質量效率這兩個發展基礎;
5、立足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競爭,加強航空運輸雙邊或多邊談判,推進區域航空一體化進程,努力增強我國民航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航空公司向國際化、網絡化發展;
6、強化市場監管能力,有效落實《民用機場管理條例》,構建公平競爭與服務平臺,推動航空公司商業模式創新,促進航空公司服務多元化發展,加強消費者利益保護。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