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在今年兩會上,各地代表委員對民航發展寄予了極大的關注,紛紛表達了對完善航線網絡、建設新機場、進行空域資源改革的意愿。今日小編整理了一些內容,帶大家了解一下。
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一方面源于民航為社會公眾出行帶來的極大便利,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民航業對地方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尤其是去年民航業高高飄紅的發展成績,更是讓部分地區產生了組建新航空公司、建設新大型機場等激情。然而,要真正實現促進民航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社會公眾,不僅需要有激情,還要有理性。
作為將安全視為生命線的行業,民航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時刻堅守"安全底線",這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對我國民航業最滿意、最放心之處,是我國民航業長期以來持續不斷努力的結果。在未來,要堅守"安全底線",就要避免"多小散弱"情況的出現,堅持航企規模化發展,嚴格安全管理規范,明確安全責任,提高安全發展質量。目前,我國民航的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部分關鍵崗位如飛行員還存在緊缺的情況。為防止人員疲勞和無序流動造成的安全隱患,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管理,"有管有控也有放"。
在兩會上,多地代表委員都對新建機場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這對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民航發展速度等確實有益。只是,不同地區應該建什么樣的機場值得地方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的深思。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不僅航企需要巨大的資金,機場的建設成本、維護成本也是一本不小的開支。在承擔公益屬性和合理控制成本之間,地方政府必須要找到平衡點,才能維持長遠發展。在此背景下,成本小、建設周期短的通航機場成為了優選。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不僅能滿足社會公眾的出行需求,為當地搭建起對外溝通交流的渠道,而且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實際,可謂一舉多得。
安全容不得嘗試,發展更需要智慧。在中國民航高歌猛進之際,必須牢固樹立"發展為了人民"理念,確保安全,因地制宜,實現民航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民航的迅猛發展,要激情也要理性。齊頭并進,共同進步。還有疑問的可以聯系我們的專業老師,老師會給你解答。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