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2日,我國三大航空運輸中央企業之一的東航,在北京南苑機場宣布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正式變身低成本航空公司。此舉是否可開啟我國民航從高端旅行工具向大眾化航空“飛的”轉變的開端?
30%和7%:我國低成本航空姍姍來遲
近30%,這是低成本航空在全球的平均市場份額;不到7%,這是低成本航空在我國的市場份額。東航集團總經理劉紹勇給出的數據表明,如果要趕上全球平均水平,我國低成本航空公司規模至少需增長4倍。
“2014年底,中聯航運營的波音B737飛機將達到31架。2019年,將達到80架飛機規模。中聯航致力于發展成為我國最大、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引領航空業的大眾化、經濟型消費,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中聯航董事長唐兵說。
就在幾天前,波音公司發布媒體報告說,過去十年,低成本航空是全球航空市場增長最快的市場。到2014年底,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接近27.1%。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的區域市場總監霍達仁說,2005年以來,亞洲低成本航空增長6倍以上,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潛力最大。
市場潛力不言而喻。吉祥航空日前宣布成立九元航空,一次性簽下50架波音737系列飛機訂單。成為我國民營航空公司第一大訂單。與此同時,西部航空轉型低成本航空運營超過一年,天津航空剛剛宣布,把所有E190機型頭等艙座椅全部拆除,換成高端經濟艙座椅,逐步向低成本運營模式轉型。
霍達仁預測,未來20年亞洲低成本航空仍將迅速發展。今后20年低成本航空運力還會再增6倍以上,平均每年增幅10%-12%。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中低收入人群龐大的中國將是新動力。
1.78次和0.2次:人均飛行最少的旅游大國
1.78次,這是世界第一民航大國美國每年人均乘坐飛機的數據;0.2次,這是作為世界第二民航大國,我國民眾每年乘坐飛機的數據。“到2030年,人均乘機次數達到1次,民航成為大眾化的出行方式。由高端消費轉向大眾消費,讓百姓都坐得起飛機,既是全球民航業發展大趨勢,也是我國建設民航強國的根本出路。”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鄭重表示。
要成為世界民航強國,我國航空公司必須在規模、效益、體制、服務等多方面迎難而上。然而作為服務業,民航強國的根本出路,在于迎接大眾化挑戰,勇于改革,讓13億普通人坐得起飛機。
借著8元、88元和188元系列特價機票,連接中小城市的支線航空華夏航空近期提出支線低成本新發展路徑。華夏航空總裁吳龍江認為,其90%以上航線為連接中小城市的獨飛航線,使用小機型的支線航空本身就是低成本的,這些城市對低成本需求更加強烈。目前其客座率為70%。為提高上座率,他們準備將84座CRJ-900飛機進行改裝,再增加5個座位至89座。若客流繼續增加,將以中機型實現低成本目標。
避開傳統高收益商務航線,面向增長速度快于行業平均發展水平的大眾市場,利用信息技術,內部合理績效管理,是低成本航企繞不開的選擇。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國內旅游開發,低成本航空公司通到哪里,哪里日子就活躍起來。國內旅游者一年人均花費500多元,包括交通、餐飲、購物、住宿。國內游一年32億人次,自己掏錢坐得起飛機的不多。要把目光放在大眾需求之上,心系蒼生。民航和旅游產業鏈的未來,就在一輩子還沒出門旅行過一次的億萬群眾。
低成本航空:起飛沉重的翅膀
“隨著經濟持續增長,消費升級、大眾化和自助旅游興起。普通大眾出行方式選擇發生轉折,加大了航空運輸的多樣性需求。中國民航提出民航強國戰略,引導民航從提高高端型消費向滿足大眾經濟型消費擴展,提高民航服務的覆蓋能力。這些都堅定了東航對發展低成本航空的戰略選擇。”劉紹勇說。
從歐洲的易捷航空、瑞安航空,訂單總數超過400架單通道客機的印尼獅航,全球空客訂單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亞洲航空,低成本航空商業模式處于上升通道過程中,潛力巨大。
海航航空集團執行董事長王英明認為,低成本航空沒有固定模式,美國的西南航空、歐洲的易捷航空和亞太地區的捷星航空等,在機上服務、機場選擇、艙位設計、遠程航線、常旅客項目、分銷平臺等問題上各有選擇。但結構性的成本優勢、高效率運營、精簡基本服務、豐富附加服務選擇,以及有吸引力的市場仍是成功關鍵。
在業內人士看來,低成本航空陡然升溫,秘密在于重啟的我國改革進程。低成本航空風起云涌之勢,推手是中央政府大力縮減公務開支,擠壓長期主導民航市場的公款公務消費。同時,中央政府推動下,我國民航簡政放權,對民營資本開綠燈。
安全與大眾化: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
盡管在主要國家和地區已成功運營超過30年,但對我國普通旅行者來說,提起低成本航空,頭一個念頭往往是:低成本航空,出了名“摳門兒”。安全嗎?
“低成本就是低安全,這不是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觀點。事實上,春秋航空把安全上的嚴格要求和較高安全投入作為保證低成本持續運營的最經濟手段,安全能帶來更好的效益,安全好了,成本自然就低了。”國內率先定位低成本的春秋航空公司航空安全總監王清晨說。
1971年就開始運營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是最老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擁有600多架飛機,已連續兩年成為美國國內旅客運輸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國際航空》雜志列為世界最安全前十名的航空公司之一。歐美主要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均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
低成本航空公司標志著飛行平民化新時代的到來,飛機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老百姓也能輕松登機。“安全”曾是大航空公司抵制低成本航空的借口,直到這些大航空公司也開始大規模介入這一市場。
“持續安全戰略”和“大眾化戰略”是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提出的民航“十二五”期間最重要戰略之一。既要滿足普通大眾對低票價快速增長的巨大需求,又要安全平穩地科學發展,這是任何國家發展低成本航空的前提。(記者錢春弦、樊曦、趙文君)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