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今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我國南方地區提前一周進入汛期。從3月末到4月初,南方許多地區遭遇暴雨和冰雹襲擊,造成大面積航班延誤,大量旅客滯留機場。
面對無常的天氣,民航單位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保障旅客出行。但一些機場和航空公司還是遭到了旅客的投訴與吐槽。在筆者看來,“未雨綢繆”應該成為民航做好航班正常保障工作的重要手段。天氣原因引起的航班延誤主要發生在每年夏天的雷雨季節和冬天的冰雪季節。具體哪一天下暴雨、下大雪也許不好預測,但是每年的汛期和結冰期一般都有規律可循。如果民航各部門能夠根據這些規律,提前做好航班正常保障準備工作,必將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大連機場的一些經驗值得更多民航單位思考和學習。每年4月~7月為大連地區大霧及雷雨天氣多發期,容易造成大量航班延誤和旅客滯留的情況。今年3月,大連機場提前做好航班延誤防范處置預案,采取了嚴格落實接到航延預警后“5分鐘”響應制度、做好機場以及外站航班延誤的趨勢預判、提高對于滯留旅客的一系列服務工作水平等7項具體措施。在汛期到來前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航班正常保障準備工作,有利于在惡劣天氣引起的大面積航班延誤真正發生時,做到心里有數、忙而不亂,盡快提供退改簽等服務,并盡快為滯留旅客安排好餐食、住宿,最大限度地贏得旅客的諒解與支持。
保障航班正常的準備工作,包括物資、預案、人力等各個方面。其中一些是民航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完成的,還有一些則需要相關部門的協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在發生大面積航班延誤、大量旅客滯留機場的情況時,就需要地方政府、公安等部門出面,維持現場秩序,并盡量協調機場周邊的賓館,疏散旅客。總之,只有民航業內外的各個部門和單位協調配合、提前準備,航班正常工作才能越做越好,讓旅客更加滿意。(陳思)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