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飛機升空后,隨著飛行高度逐漸增加,周圍的空氣越來越稀薄,氣壓下降,溫度也下降。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空,人就有較嚴重的缺氧表現。到了海拔6000米的空中時,機外溫度下降到零下24°C,空氣密度僅為地面的53%,此時人能維持有效知覺的時間僅僅15分鐘。早期的飛機,駕駛員靠穿上厚厚的皮飛行服來抵御寒冷,但沒有辦法防御低氣壓。直到1945年以前,運輸機的飛行高度都被限制在海拔6000米以下,通常只在海拔600~4000米的區間飛行。以后在飛機上添置了制氧設備或氧氣瓶等,這些也只能在應急或特殊情況下使用,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直到1947年,渦輪壓氣機被裝進飛機,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給客艙提供相當于正常大氣壓的80%的空氣。從此客機的飛行高度才突破海拔6000米的禁區達到10000米以上。這種增壓后的氣壓相當于在海拔2400米高度的大氣壓力。這種客艙叫增壓座艙。有人會問:為什么不把座艙內的氣壓調整到和海平面的氣壓一樣呢?這是因為座艙內部的壓力如果越高,飛機升到高空以后,機內機外的壓力差也就越大,飛機結構所承受的壓力也越大。目前客艙內設定的這個壓力對于一般人來說沒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可是飛機結構受力卻大為減輕,因此在制造飛機時就可以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由于存在著近2400米高度差所導致的氣壓變化,乘客會感到耳朵內鼓膜疼痛不適,這種不適比較輕微,持續時間也短,乘客可以使用來回張嘴閉嘴的動作或者嚼點口香糖使耳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以減輕這種癥狀。
增壓客艙是一個密封的結構。外界的空氣經過增壓后輸送到客艙內。為了保證客艙內空氣是新鮮的,每三分鐘左右就更新一次。在噴氣式飛機上,由噴氣發動機的壓氣機提供給座艙內所需要的增壓空氣;對于活塞式飛機,如果需要飛到6000米以上,就必須加裝一臺渦輪增壓器使空氣增壓。
客艙內的溫度通常也都調整到使人感到舒適的程度,為此客機裝有空調系統。在噴氣客機中,從壓氣機輸送過來的空氣由于它是處于壓縮狀態,溫度很高。這就需要再從外邊引入一些冷空氣在空調系統內與混合,達到使用標準后再送入客艙。客艙根據功能不同分為許多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內都有溫度表、壓力表、溫度表反映該區域的溫度、壓力、溫度的變化,這些數據也被反映到駕駛員面前的儀表板上。駕駛員據此可以對這些條件進行調整。在每個座位的上方,還設有可調節的送風口。旅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小范圍的調節自己周邊的溫度。飛機就以上述方法在客艙內形成一個小氣候,盡管飛機外空氣稀薄,溫度在零下數十度,機內卻空氣新鮮溫暖如春。
現代客機的客艙壁板內還加上隔音材料,艙內的噪聲一般都保持在70分貝以下,即使旅客彼此低聲談話都能聽得很清楚。總之,現代大中型客機給客艙中的旅客提供了盡可能的舒適寧靜的飛行環境。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